(有嚴重劇情洩漏)  

伊拉克(和伊朗合作出品)電影“
烏龜也會飛”是以伊拉克的前海珊政權鎮壓庫德族人為背景,描述在西亞各國邊境流徙的庫德族民族中一群富有生命力、獨立、努力求生存的孩子們,從他們純真的觀點出發來批判戰爭,記錄庫德族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而四處流浪被國家軍隊壓迫的苦難命運,經常在這最危險邊界(土伊邊界,本片地點庫德斯坦)冒險著自己的生命。 

導演
巴曼戈巴第Bahman Ghobadi的成名作「醉馬時刻Zamani barayé masti asbha (2000)也在編寫、記錄庫德族人因為沒有自己的國家而遭受的苦難,但我見識尚淺無緣拜見,於是我對本片「烏龜也會飛」沒有太多預想,甚至一度以為可能是像「我的好朋友是隻豹Duma (2005)」般的兒童動物溫情電影,請多見諒我的識淺XD。於是,這部電影給了我超乎預期之外的震撼。

 

「烏龜也會飛」描述一群伊朗、土耳其邊境庫德族小孩的生活,在美軍攻堅前夕的故事。其中一名因為擁有些許科技知識、會說幾句簡單的英文對話的男孩「衛星」在村中倍受尊重,尤其是在小孩之間,他帶領著孩子們到處去撿(戰爭)破爛維生,尤其是帶領小孩到處找尋地雷的工作更是主要收入來源,這是本片蠻讓人驚心怵目的景象,一群小孩子們在危險的地雷邊界區找尋未爆地雷,甚至衛星還跟委託人說「這群沒手的孩子因為被地雷炸過,不怕了,找起地雷來特別快,是我這裡最厲害的好手」。這種死中求生的諷刺性,實在有點難以言諭的悲傷無奈感,何況負責轉手賣掉這批地雷的買主可以獲利更多,衛星也知道這點卻什麼也不能做,只好繼續挖,繼續拿去賣錢過生活,這才是最重要的。

電影除了從這群孩子們面對戰爭壓迫下的應對、態度來發展故事之外,還安排了三個從外地來的小孩,分別是兩手被炸斷、擁有預言能力的漢高夫,還有他美麗的姐姐亞格琳和號稱是他們弟弟的小孩里加。這三個外地小孩本來遭受排擠,甚至有場無手的漢高夫用頭去反抗衛星的打架場面,不過後來因為衛星愛上了美麗的亞格琳,於是開始處處討好她們,用他的愛車(自行車)載亞格琳去取水、跟他介紹村中習俗,但是亞格琳似乎不怎麼接受他的好意,自始至終都有些封閉地應對外界的善意。而在衛星得知漢高夫是那個擁有預知能力的孩子後,電影的節奏也開始緊湊起來,逐漸導向悲劇的高潮。 

到了最後我們了解到原來里加是亞格琳遭受
被伊拉克士兵強暴所生的小孩,這種痛苦的恥辱使得她逐漸地感到絕望,而將自己給隔離起來。這裡的重點是把小孩給生下來了,遭受強暴的經歷就夠讓人痛不欲生了,何況是看著自己被強暴的「證據」在懷中十月,甚至還養到了二、三歲。而漢高夫希望這小孩能繼續成長的想法無形中對亞格琳也是一種壓力,亞格琳後來把孩子給綁在深山野嶺中,想讓他自生自滅,擺脫這個「孽種」。不過後來里加自行掙脫繩索,結果誤入地雷區,衛星得知消息後,不顧自身安全前進地雷區要營救里加。這場戲是電影進行到此,富有死亡氣息最重的一場戲,我根本預測不到接下來會怎麼發展,這不能適用好萊塢電影的「主角必勝」法則,緊湊的發展讓人為這群孩子們的遭遇更感心痛。最後地雷還是爆炸了,不過衛星「只有」一腳受傷而沒死,在旁人一直勸衛星別去救里加,等他兄姐來再說時,其中一個總是跟在衛星身旁的小孩的表現讓人印象深刻,他哭喊著衛星別去,他做了惡夢而有不詳的預感,他從一開始就是被衛星使喚來使喚去,好像有種被欺負、呆呆的樣子,不過當他哭著跟衛星勸退時,我們也知道衛星在這群孩子心中有多重要,他給這群戰火下的孩子們希望和指標,這個小鬼瞬間也變成電影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天真不做作的表演讓人很難相信這群小孩都是外行人。

電影的最後,漢高夫預言到戰爭即將結束,叫衛星去通知大家。正當大家沉浸在美好未來的希望中時,對衛星來說,最大也最沉重的悲傷即將發生。從漢高夫的預言夢中我們看到,亞格琳將自己和孩子跟一塊大石頭綁在一起,在那池有紅魚、「傳說的沉底死屍」的池子,將要進行她的第二次(電影中)自殺。也許是罪惡感使然?也因為極大的絕望,和石頭綁在一起,以及選擇這池大家都不靠近的池塘(不想帶給別人麻煩?),最深沉的死亡高潮就在漢高夫在土石路上痛哭著奔馳欲去搶救時上演。 

當美軍飛機將印有
「不公平、不幸及苦難將結束」、「我們將帶走你們的傷痛」等字條的傳單灑下,美國戰車和步兵進駐這邊界保護這村民不受薩達姆政權壓迫時,大家都在歡欣鼓舞之時,衛星了解到即使戰爭真的能結束,戰爭所留下的傷痛也不會因為這幾張字條和幾條金魚就能被撫平,而他們的生活還要繼續,孩子們也還要繼續求生存。衛星本來一心期待美軍來臨,但當最後美軍步兵及戰車通過他面前時,他卻別過身子無心去看,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個動作是電影最後也最椎心的痛。 

雖然電影運用了「死亡」和「孩子」這兩個能讓故事變的極有渲染力、煽情的要素,但在敘事上卻面面俱到,沒有任何戰爭場面,有的只是孩子們求生存所作的努力,從孩子們單純的眼光來看這場戰爭,以及男主角衛星一心想突破現狀、快點長大以便能做點事情,衛星和無辜的孩子們沒有任何利益訴求,卻為這些不是他們所求的戰亂付出了極為悲痛的代價。
本片代表了伊朗競逐2005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如果最後入圍得獎了,是否代表了美國開始能接受外界對於其自以為神的大美國主義的批評?但這也不會是這群孩子們關心的焦點,希望對於戰爭所展露出來的韌性和純真,會讓他們有機會去改變這一切。

 

 

 

 

 

 

題外話:片名烏龜也會飛是導演巴曼‧戈巴第在拍下水鏡頭時,看到一隻烏龜,背馱著沉甸甸的殼,緩緩爬行,就像庫德族世代背馱著屠殺和遷徙的陰影,更如同龜殼的悲哀緊依著庫德族。就像期許烏龜也會飛一樣,導演也希望自己的族人能有一天,即使背著這沉重的宿命也能展翅高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ac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