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在看一本簡介近代物理學發展的書「T恤上的宇宙」,
書裡從希臘時期的科學、哥白尼的革命講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測不準」的量子理論,
再介紹了1980後發展的超幼齒「弦論」,對喜歡科幻題材的我來說真的是有趣到不行!
不時想說我高中怎麼不好好繼續撐在自然組好好念物理,
搞不好我就那個發現宇宙真理的人了勒,還是說...現在開始也不晚?
正當我這麼想時,看到第六章有段這麼寫著:
「儘管量子理論具有一些革命性的特質,卻沒有像20世紀初的相對論那樣,激起普羅大眾的想像力。
這當然有許多原因,首先,相對論是由愛因斯坦一個人獨力發展出來的,含有很強烈的個人色彩在內,
量子理論卻是由許多國家的偉大思想家,跨越了30多年時間的集體成果。
再者,相對論的應用領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之間已經很遙遠了,量子理論對我們的生活經驗來說,更是遙不可及。
19世紀時,外行人對物理學還有機會略窺門徑,到了20世紀最初10年,這種機會可以說消失了。
正如歷史學家巴森所寫的:『不論在觀念或數學上,物理學家都需要很特殊的訓練,
已經不是聰明的外行人所能掌握的了。這些物理觀念不需要有名稱,但要能以數值公式來閱讀。
於是科學家雖然還是很棒,但已經變成一種異類。』」
我看我還是繼續去看我的「火星任務」好了。
正如歷史學家巴森所寫的:『不論在觀念或數學上,物理學家都需要很特殊的訓練,
已經不是聰明的外行人所能掌握的了。這些物理觀念不需要有名稱,但要能以數值公式來閱讀。
於是科學家雖然還是很棒,但已經變成一種異類。』」
我看我還是繼續去看我的「火星任務」好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